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内容

白酒寒冬来袭:销售额骤降 经销商直呼“砍到脚脖子”

admin7个月前 (09-10)科技新闻274

白酒消费遇冷,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水温的变化。

一家在2021年能实现3000万销售额的店铺,到目前仅完成了300万元的业绩。对比此前白酒消费热潮,有经销商感慨,今年的销售“遭遇了寒冬,砍到了脚脖子”。

面对消费低迷,酒企不得不采取更为务实和保守的策略,将一切不能转化为销售的环节砍掉,力求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躺着赚钱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下面就要过紧日子了。”有经销商如是称。

业绩降速

一位白酒品牌商对蓝鲸新闻记者表示,对比2020年的顺风顺水,今年的业绩仿佛“遭遇了寒冬,砍到了脚脖子。”业绩下滑之势犹如利刃直抵企业运营的根基。

这种深刻的寒意,在近期公布的白酒企业半年报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与去年同期的普遍繁荣相比,今年上半年,白酒行业呈现出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多家龙头企业业绩纷纷触礁,整个酒类行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降速。

特别是在今年Q2,顺鑫农业(000860.SZ)、天佑德酒(002646.SZ)、岩石股份(维权)(600696.SH)、皇台酒业(000995.SZ)、金种子酒(600199.SH)这5家酒企均陷入亏损,白酒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曾几何时,有白酒企业为了快速提升业绩,被指存在“业绩注水”的现象,即通过经销商的某些操作手段来美化财务报表。具体而言,经销商在大量进货的同时,也会购入酒企的股票,其盈利点往往并不完全依赖于酒品销售,而是更多地寄希望于股票市场的增值。这一模式在市场繁荣时期或许能带来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但随着市场环境的急转直下,其脆弱性也暴露无遗,难以为继。

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即便是昔日的“行业黑马”,如今也不得不面对现实,放弃用光鲜亮丽的财务数据来粉饰太平,转而采取更为务实和保守的策略,静待市场回暖。

回顾往昔,2020年前后,白酒行业尤其是酱香型白酒领域,曾经历了一段黄金时期,被业内人士戏称为“躺着也能赚钱”的好日子。那时,市场需求旺盛,基酒价格飙升,甚至带动了产业链上游配套产业的全面繁荣,玻璃瓶、包装盒、陶瓷瓶、瓶盖等供应商订单纷至沓来,生产周期一延再延。

然而,好景不长,自2021年起,白酒行业便遭遇了多重打击,上市进程受阻,加之消费需求的持续疲软和宏观经济通缩的影响,整个行业不得不正视需求急剧萎缩的现实。在此背景下,业内普遍认识到,在找到新的增长点之前,整个行业恐怕都将面临一段艰难的调整期。

为了应对当前的困境,酒企纷纷将销售目标置于首要位置,一切资源和策略都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调整和优化。有酒企内部人士透露,那些无法直接促进销售增长的活动和市场宣传已被大幅削减或取消,即便是媒体投放也更加注重实效性和转化率,每一笔预算都要经过严格的评估和审批,力求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销售惨淡

下游经销商对于这一系列的变动感受尤为深切。一位经销商向蓝鲸新闻记者表示:“2021年能实现3000万销售额的店铺,到了2023年,业绩却骤降至600万,而今年的情况更为严峻,截至目前仅完成了300多万元。若中秋无法冲刺达成100多万元的业绩,那全年目标几乎就无望了。”这番话道出了经销商们面对市场寒流时的无奈与焦虑。

一位从事酒水行业多年的销售负责人对蓝鲸新闻记者表示:“白酒行业历来有两个销售高峰,分别是春节前一个月和中秋前一个月。然而,考虑到2025年春节的临近日期——1月底,这意味着真正的销售旺季实际上要等到明年1月,而今年我们仅剩中秋这一个关键节点可以把握。但目前的市场状况‘惨淡得异常稳定’,让人难以看到明显的回暖迹象。最令人忧虑的是,目前白酒行业还没有看到触底的迹象。”

进一步审视各大酒企的半年报,不难发现一个共通的趋势,众多腰部酒企的“合同负债”项目普遍呈现下滑态势。合同负债,这一被视为酒企财务健康与市场信心的“晴雨表”,它直接反映了经销商向企业预付款项的意愿,是评估市场预期与渠道活力的重要指标。其增长往往预示着渠道商对未来市场的乐观态度及积极拿货的行为;反之,下滑则揭示了渠道商信心的动摇与拿货意愿的减弱。当前,这一指标的普遍下滑,无疑为整个白酒行业的复苏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实在是经销商“拿不动货”了。

据《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与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上半年有超过60%的经销商、终端零售商表示库存增加,超过30%表示面临现金流压力,超过40%表示实际销售价格的倒挂程度有所增加,超过50%表示利润空间有所减少。

在当下的行情中,酒企或主动或被选择控制发货节奏,以此降低经销商的压力。

就如同华泰证券近期研报提出,在当前宏观经济持续复苏背景下,酒企实际经营稳健、量价策略务实,酒企多致力于推动库存去化,非理性压货减少,为经销商纾压,整体经营节奏把控得当,核心资产属性不改。当前酒企经营重心逐步从注重渠道回款转向注重渠道及终端动销,与渠道端一同着力库存消化、促进终端动销和市场维护。

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水温的变化,都在怀念2021年,但是消费时代迅速变幻,经销商和酒企“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鼎智科技与交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dzdzjy.com/post/101.html

分享给朋友:

“白酒寒冬来袭:销售额骤降 经销商直呼“砍到脚脖子”” 的相关文章

又见无理打压!美众议院通过《生物安全法案》 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火速回应

又见无理打压!美众议院通过《生物安全法案》 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火速回应

转自:财联社美国众议院在当地时间9日以306票赞成、81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生物安全法案》(H.R.8333)立法草案。此前,美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在当地时间5月15日的听证会上,以40票赞成、1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决定推进H.R.8333立法。该法案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美国联邦政府与部分生物...

坏消息不断!Mobileye决定终止内部激光雷达开发

坏消息不断!Mobileye决定终止内部激光雷达开发

Mobileye Global(MBLY.US)已决定终止用于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系统的下一代调频连续波(FMCW)激光雷达的内部开发。激光雷达研发部门将于2024年底关闭,影响约100名员工。2024年,激光雷达研发部门的运营费用估计约为6000万美元。终止内部激光雷达开发的决定基于多种因素,包...

美的下周赴港上市 “太子”何剑锋投资顾家家居先亏33亿

美的下周赴港上市 “太子”何剑锋投资顾家家居先亏33亿

文 | 新浪财经 罗宁9月9日,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启赴港IPO路演,预计于2024年9月13日公布发行价格,9月17日在港交所上市。在此前的7月23日,美的集团已经拿到了证监会IPO备案。此次美的赴港上市,预计募资额达到270亿港元,这意味着美的集团或将成为港股市场年内最大的一次IPO,并有望成...

浙商保险市场化选聘总经理,发力交通保险能否弯道超车?

浙商保险市场化选聘总经理,发力交通保险能否弯道超车?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吴敏 北京报道又一险企开启市场化招聘“海选”总经理。近日,浙商保险通过其股东浙江交通集团官网挂出一则招聘公告,宣布公开招聘总经理1名,工作地点为浙江杭州。《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浙商保险现任总经理为蒋照辉,目前仍在职且仅履职一年半。对此,浙商保险相关负责...

最“迷你”ST股退市,*ST美尚A股市值为0.9亿元,在尚未退市的股票中最低,昔日股价曾高达153元/股

最“迷你”ST股退市,*ST美尚A股市值为0.9亿元,在尚未退市的股票中最低,昔日股价曾高达153元/股

在停牌逾4个月后,*ST美尚(维权)于9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被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不进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将于本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后十五个交易日内摘牌。历史数据显示,*ST美尚在2024年4月8日至2024年5月8日期间,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

上半年挣了四亿多,到底谁在买“衣中茅台”

上半年挣了四亿多,到底谁在买“衣中茅台”

作者:老刀很多人在机场看到这个男装品牌的时候,一定会被它国际化的范儿吓到,以为又是法国或者意大利的什么奢侈品牌,全英文的LOGO设计,简约沉稳的店面风格,更重要的是令人咂舌的价格——一件POLO衫最低价几乎都在千元以上。它被称为是中国高尔夫运动专业品牌,但却有文章说买它的人80%不打高尔夫;它还被称...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