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内容

专家:今年10月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将是观察财政增量政策的重要时间窗口

admin10个月前 (10-07)科技新闻650

前三季度地方借钱约6.7万亿,财政增量政策受期待 

目前不少专家建议考虑增发国债、特别国债、盘活专项债限额等以适度扩大财政支出力度稳经济。

地方政府借钱“高潮”刚刚过去。

为了稳投资稳经济,地方近期加快发债投向重大项目。根据公开数据,9月份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1.3万亿元,净融资额约1.1万亿元,均创今年单月新高。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6.7万亿元,其中新增债券约4.2万亿元,再融资债券约2.5万亿元。

由于今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券限额为4.62万亿元,而目前已经实际发行约4.2万亿元,新增债券发行已经接近尾声,仅剩0.4万亿元待发行,新增债券发行进度已经赶超去年。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研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实工作。随着降准降息等金融增量政策陆续出台实施,未来财政增量政策受到市场广泛关注。目前不少专家建议考虑增发国债、特别国债、盘活专项债限额等以适度扩大财政支出力度稳经济。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称,四季度地方债发行结构可能以特殊再融资债为主。

从稳增长的角度看,采取上调赤字、增发国债的可能性较大。从防风险的角度看,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可以有效缓释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新批额度或在1万亿元左右。

6.7万亿元花哪儿了

目前,地方借钱的合法渠道主要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按用途分为新增债券和再融资债券。新增债券是新发行的债券,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民生项目等的建设。而再融资债券则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金,属于“借新还旧”。

今年前三季度地方借钱6.7万亿元,虽然低于去年同期(约7万亿元),但其中新增债券发行规模4.2万亿元,已经略超去年同期(约4.1万亿元),新增债券发行进度(即新增债券发行规模占限额比重)达到约90%,这意味着如果后期没有增量政策,今年新增债券发行已经接近尾声。

今年前三季度的4.2万亿元新增债券中,新增专项债券约3.6万亿元,是新增债券的主力。这笔钱究竟用在哪儿?

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专项债资金中,约33%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约21%投向铁路、轨道交通、政府收费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约9%投向棚户区改造,约7%投向医疗卫生,约6%投向农林水利等。

根据民生银行研究院整理数据,前三季度新增专项债资金中,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占比为68.3%,新增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比重为9.8%,这两个占比较前8个月均略有下滑。

另外,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中,出现没有披露具体实施方案、财务评价报告书、法律意见书的专项债项目,这也被市场称为特殊专项债,部分资金被认为用于存量项目以及存量债务偿还。根据中泰证券研究所报告,截至9月底特殊专项债已经披露发行约9233亿元。

除了新增债券外,今年前三季度再融资债券发行约2.5亿元,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务,属于“借新还旧”。

近些年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地方偿债压力加大,地方政府愈加依赖“借新还旧”。

比如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本金约2.5万亿元,其中约85%都是通过发行再融资债券筹资来偿债,剩余的0.4万亿元才是通过安排财政资金等偿还。

财政增量政策受关注

随着地方密集发债,地方债发行已经接近尾声。

温彬表示,截至9月底,新增地方债年内仅剩4041亿元限额规模,其中新增专项债额度剩余3007亿元,新增一般债额度剩余1035亿元,预计将在10月底前基本发完,在年底前使用完毕。从各地公布的发行计划来看,10月新增地方债发行规模为1886亿元,加上1067亿元计划偿还规模,10月地方债发行规模或在3000亿元左右。

不过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未来是否有新的财政增量政策出台受到市场热议和期待。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时提出,“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力推出增量政策”。

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实工作。会议提出,每一项政策都要明确责任分工,加快出台实施的节奏,条件相对成熟的政策要马上推出,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的政策要抓紧做好相关工作、成熟一批推出一批。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研究新的增量政策。

近期随着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新政相继落地,目前不少专家期待财政方面出台相关增量政策。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经济下行期,相比货币金融政策,财政政策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果,有必要未雨绸缪储备四季度以及2025年的财政政策。

罗志恒估算,今年广义财政收入与预算目标收入缺口接近2.8万亿元,因此可以考虑追加年内预算赤字规模、增发国债,确保必要的支出力度,对冲土地出让收入和税收下行引发的支出收缩。

他认为,增发国债可以用于失业大学生、农村老人群体等特定群体发放补贴;支持地方化债;探索中央层面成立“房地产稳定基金”,专项用于保交房、收储等工作,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

目前不少经济学家建言增发国债或特别国债,但对于举债规模、资金使用方向有不同看法。

从近两年财政增量政策来看,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央预算调整方案,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另外去年10月至去年底,地方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近1.4万亿元缓释地方到期债务压力。

2022年8月国务院通过地方动用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另外央行2022年还调增政策性、开发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指导设立两批次共7399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撬动有效投资。

多位专家告诉第一财经,今年10月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将是观察财政增量政策的重要时间窗口。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鼎智科技与交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dzdzjy.com/post/589.html

分享给朋友:

“专家:今年10月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将是观察财政增量政策的重要时间窗口” 的相关文章

发行价超股价三成,珈伟新能国资控股股东超11亿元定增叫停

发行价超股价三成,珈伟新能国资控股股东超11亿元定增叫停

界面新闻记者 | 郭净净珈伟新能(300317.SZ)9月6日晚披露,公司决定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并签署终止协议,原因是“综合考虑资本市场环境变化、市场融资环境以及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等因素”。9月9日,界面新闻致电珈伟新能证券部,该公司工作人士表示,“控股股东肯定和上市公司管理层沟通过的,具体什...

21家消金公司比拼:头部生变,资产承压

21家消金公司比拼:头部生变,资产承压

来源:北京商报持牌消费金融机构2024年中报业绩一一披露中。从营收、净利、总资产等数据来看,大多中部梯队消费金融公司实现增长,但头部公司座次洗牌,其中不少出现营收、净利双双下滑。整体来看,上半年消金行业喜忧参半,分化明显。业绩承压背后,有不少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主要是因不良升高侵蚀利润,另外...

指数投资大时代 浦银安盛基金解码如何做好“指数+”

指数投资大时代 浦银安盛基金解码如何做好“指数+”

近年来,A股市场波动加大,行业和风格轮动加快,能够自动适应市场趋势的指数化投资开始成为一种风潮。到2024年上半年底,全市场共有各类ETF 973只,规模合计约2.47万亿元,规模和数量都创出新高。其中,股票类ETF规模高达2.12万亿元,占绝对多数,相较2023年末规模增长3901.36亿元,半年...

非法收受财物1776万余元 工行原纪委书记刘立宪受贿案一审开庭

非法收受财物1776万余元 工行原纪委书记刘立宪受贿案一审开庭

原标题:非法收受财物1776万余元 刘立宪受贿案一审开庭 2024年9月12日,山东省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立宪受贿案。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1998年至2022年,被告人刘立宪利用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局局长,中国华融资产管...

左宗申呼吁摩托车行业团结一致,停止内卷式的恶性竞争

左宗申呼吁摩托车行业团结一致,停止内卷式的恶性竞争

“2024中国摩托车重庆论坛”于9月12日在重庆召开。中国摩托车商会会长,宗申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左宗申出席并致辞。左宗申指出,重庆被誉为“中国摩托车之都”的城市,不仅见证了我国摩托车行业辉煌历程,更是我国摩托车产业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我们见证了行业快速崛起,经历了市场激烈竞争,也共同面对转型升级的...

2024年澳门天天开好彩大全,准确释义落实_社交版5.62.93

2024年澳门天天开好彩大全,准确释义落实_社交版5.62.93

澳门,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正在经历一场令人振奋的转型。从过去单一的博彩娱乐业,到如今涉及文化、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发展,澳门正在谱写一曲新的发展篇章。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等多个角度,探讨澳门这座城市的精彩蜕变。社会文化:融汇中西,传承历史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澳门从来都...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