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交流 > 正文内容

双成药业跨界并购斩获三连板 神秘自然人何以精准“埋伏”?

admin10个月前 (09-14)科技交流1034

9月13日,双成药业再度一字涨停。这已经是公司复牌后的第三个涨停板。

9月11日,在停牌10个交易日后,双成药业宣布跨界收购半导体公司奥拉股份。有市场人士认为,双成药业本次收购标的属于热门概念,曾经估值超过100亿元,因此备受市场瞩目。

蹊跷的是,在双成药业停牌前的18个交易日内,公司股票成交量突然连续放大,股价也随之大涨。其中,有两位神秘的自然人,在停牌前投入重金快速买入双成药业,并迅速登上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榜。

停牌前异动耐人寻味

在大盘和医药股走势低迷的背景下,双成药业8月27日晚间宣布停牌跨界收购半导体公司的当天,以及从8月2日以来的放量大涨,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停牌前一日(8月27日),双成药业出现放量大涨,一度冲上涨停,最终收涨9.21%,全天成交金额为1.9亿元,而前一交易日成交金额约为0.47亿元。

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在公司披露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前夕,股价放量大涨,显然有先知先觉的资金在抢筹。参与此事的相关方可能存在提前泄露内幕信息的嫌疑。

事实上,双成药业股价早在8月2日就出现了异动。数据显示,公司股价开盘冲上涨停板,直至收盘,而成交量仅为3600多万元,令人颇感意外。整体来看,8月2日—8月27日这段时间,成交量较此前显著增加,交投活跃,股价也是水涨船高。

通过对比截至今年6月30日和截至8月27日的两份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记者发现赵慧敏、应淑英两位自然人在短时间内均扫货双成药业,一举成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公司发布重组预案的同时,披露了截至8月27日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情况,赵慧敏和应淑英均为新进股东,分别持股646.39万股、118.46万股,位列第四、第九大股东。如果按照8月27日收盘价计算,赵慧敏和应淑英的持股市值分别达3374.16万元、618.36万元。

这意味着,两位自然人不惜重金,在7月1日至8月27日之间的42个交易日内,买成了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与两位自然人买入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双成药业这些年的业绩表现很低迷。2024年半年报显示,双成药业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1694.62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879.03万元,同比由盈转亏;营业收入为9489.26万元,同比减少31.74%。

再拉长时间来看,从2016年至今,双成药业始终游离在亏损、微幅盈利之间,而且扣非后净利润始终为负值。

更令人费解的是,双成药业在7月10日披露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00万元至1900万元,业绩由盈转亏。

赵慧敏和应淑英成功抓住这只重组热门股,究竟是碰巧运气好,还是有渠道先知先觉?尚需监管层进一步彻查。

“不是借壳,胜似借壳”

上述两位自然人短时间突击买入绩差股双成药业,恰好碰上公司推出市场瞩目的重大资产重组。此单重组之所以受到关注,不仅因为它并购的是热门行业资产,更重要的是,该项资本运作设计颇为巧妙,堪称“不是借壳,胜似借壳”。

回溯公告可见,9月10日晚间,双成药业宣布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奥拉股份100%的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完成后,双成药业也将从化学合成多肽药品的生产领域,转变为以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业务为发展重心的高科技企业。在2021年的股权转让中,奥拉股份的估值已经达到100亿元。

巧妙的是,奥拉股份与双成药业均是由王成栋及其子WangYingpu控制的公司。因此,它虽然是跨界且构成了重大资产重组,但由于实控人没有改变,因此也并不构成“重组上市”(俗称“借壳上市”)。所谓重组上市,就是重大资产重组之后,出现了实控人及主业这两大改变。

被并购方质地如何?据查,奥拉股份就在三个月之前刚刚终止了科创板IPO。资料显示,2022年11月,奥拉股份申报科创板上市,并抛出了30.07亿元的募资计划。不过,在经历三轮问询、历时一年半之后,最终在2024年5月撤回了上市申请。

监管部门曾在IPO问询中要求奥拉股份说明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其募集资金规模与资产规模、人员规模、发展阶段、技术能力、订单获取能力的匹配性等。

对于此次重组的原因,双成药业表示,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合成多肽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随着医药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受宏观经济、行业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药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化学合成多肽药品经营业绩下滑,未来业务的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某资深投行人员表示,监管层鼓励并购重组是好事情,有利于绩差公司通过资本运作方式,置出劣质低效资产,注入优质资产,既盘活上市公司,又让没能IPO的企业以曲线方式登陆资本市场,可谓一举两得。但是此类资本运作的前提是严禁借机搞内幕交易,或者借此炒作股价,扰乱资本市场生态。

新“国九条”明确指出,加强并购重组监管,强化主业相关性,严把注入资产质量关,加大对“借壳上市”的监管力度,精准打击各类违规“保壳”行为。

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中国证监会系统公开披露的监管措施中发现,年初至今,监管部门已开出63张内幕交易相关罚单。梳理案情发现,今年以来查处的内幕交易案件呈现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并购重组领域是重灾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鼎智科技与交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dzdzjy.com/post/190.html

分享给朋友:

“双成药业跨界并购斩获三连板 神秘自然人何以精准“埋伏”?” 的相关文章

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境外投资者多元加码中国债市互联互通期待更多“上海经验”

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境外投资者多元加码中国债市互联互通期待更多“上海经验”

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 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  境外投资者多元加码中国债市  互联互通期待更多“上海经验”◎记者 范子萌纵观今年全球资金流向,中国债券市场吸引力堪称不俗——截至7月末,境外机构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规模达到4.5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突破,在当前不确定性增强的国际环境中,显露出外资对于人...

9家支付公司比拼:规模缩小,海外寻出路

9家支付公司比拼:规模缩小,海外寻出路

来源:北京商报上市系支付机构交出2024年半年考“成绩单”。9月9日,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报的发布,已有拉卡拉、移卡、嘉联支付、国通星驿、联动优势、合利宝、海科融通、随行付、连连数字等9家支付机构上半年经营情况一并出炉。其中拉卡拉、移卡分别为A股、港股上市支付公司,连连...

美联储拟将大型银行的资本上调要求削减过半:由19%降至9%

美联储拟将大型银行的资本上调要求削减过半:由19%降至9%

美国监管机构拟将对大型银行的资本要求由提高19%下调至提高9%,资本要求上调幅度削减一半以上。当地时间9月10日,美联储负责监管的副主席巴尔(Michael Barr)在发表演讲时表示,监管部门将重新发布经过淡化的《巴塞尔协议》(Basel Endgame)规划草案,并发布针对全球银行单独的资本规则...

钢价3连涨!期螺再涨50!钢价还能持续向上吗?

钢价3连涨!期螺再涨50!钢价还能持续向上吗?

来源: 淘钢网9月11日,钢材现货市场以涨为主,期货市场主要品种品种主力全部上涨,其中双焦涨超2%,螺纹、热卷涨超1%。当前钢材需求表现依然不稳,特别是钢价上涨后现货成交表现较为一般,市场情绪较谨慎,本次反弹仍然不稳定,明日钢价...多空因素分析01房企融资环境有所改善,8月地产债发行规模超400亿...

国金总局:网络小贷单户余额不得超过20万!

国金总局:网络小贷单户余额不得超过20万!

8 月 23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惠金融司发布了一则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为进一步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行为,强化监督管理,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实现稳健经营与健康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精心研究制定了《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银行负债端压力加大,同业存单利率逆势攀升

银行负债端压力加大,同业存单利率逆势攀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冯樱子 北京报道近期,商业银行对发行同业存单补充负债的依赖加强。9月第一周,同业存单共发行6681.7亿元,较8月最后一周增加了2546.3亿元,净融资5044亿元。利率方面,在长端利率快速下行的驱使下,同业存单利率下行幅度却有限。多名受访者认为,政府债...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